气压式湿法纺丝机是制备高性能纤维的关键设备,其通过压缩空气驱动纺丝原液从喷丝头挤出,进入凝固浴中完成相分离与成形。相比传统计量泵供液,气压式系统结构简洁、压力稳定、易于调控,特别适用于实验室研发与小批量生产。然而,若操作不当,易导致毛丝、断头、孔径堵塞或纤维直径不均。掌握
气压式湿法纺丝机正确使用方法,是保障纺丝过程连续性与纤维品质一致性的核心。

一、纺丝原液准备
原液需经充分脱泡(真空静置≥12小时),避免气泡在高压下破裂引发断丝;粘度与固含量应严格按工艺要求配制(如纤维素黄原酸酯溶液控制在8%–12%)。过滤是关键步骤——使用≤5μm的滤芯对原液进行二级过滤,防止杂质堵塞微孔喷丝板。
二、系统密封与压力设定
装填原液后,确保储料罐密封圈完好、螺栓对角紧固,杜绝漏气;
缓慢调节减压阀,将供气压力控制在0.1–0.4MPa范围内(依原液粘度调整),压力过高易致喷射过快形成液滴,过低则出丝不畅;
建议采用带缓冲罐的洁净压缩空气源,避免压力波动。
三、喷丝与凝固浴匹配
喷丝头垂直浸入凝固浴液面下1–3cm,避免空气卷入;
凝固浴成分(如硫酸/硫酸钠水溶液)、温度(通常5–25℃)及流速需与原液体系匹配,确保皮层快速固化而芯层缓慢凝固,形成致密皮芯结构;
定期更换或循环过滤凝固浴,防止副产物累积影响成形质量。
四、牵伸与收丝控制
初生纤维经第一导辊引出后,需施加适当牵伸比(通常2–5倍),提升取向度与强度。收丝辊转速应与挤出速率动态匹配,避免松弛或过度拉伸。建议采用伺服电机闭环控制,实现恒张力收卷。
五、停机与清洗规范
实验结束后,先关闭气源,排空残余压力;
立即用去离子水或专用溶剂(如NaOH溶液)反向冲洗喷丝板与管路,防止原液干结堵塞微孔;
拆卸喷丝头超声清洗(30分钟),烘干备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