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更新时间:2025-05-06
浏览量:29
湿法纺丝中的上油与热处理工艺解析
1. 上油工艺
● 作用:降低纤维摩擦系数,防止后续加工中的静电和毛丝问题。
提升纤维集束性,便于卷绕和纺织加工。
● 工艺要点:
油剂类型:多为乳化油或硅油,需与纤维材质相容(如腈纶常用阴离子型油剂)。
上油方式:通过浸渍或喷淋施加,控制含油率在0.1%-0.3%。
2. 热处理工艺
● 目的:
干燥致密化:去除纤维内部溶剂残留,消除微孔结构,提高密度和强度。
热定型:稳定纤维结晶结构,减少后续收缩(如碳纤维原丝需蒸汽牵伸定型)。
● 关键参数:
温度控制:腈纶干燥温度通常为120-150℃,碳纤维需分段升温至200-300℃。
时间影响:过度热处理可能导致纤维变脆(如聚酮纤维强度下降率需控制在7%以内)。
3. 协同效应
● 上油后的纤维需通过热处理使油剂均匀渗透,同时避免高温导致油剂分解。
● 特殊纤维(如氨纶)可能结合干法工艺,先上油再热定型以优化弹性。
注:工艺参数需根据纤维类型(如聚酮、聚丙烯腈)调整,以平衡性能与生产效率。